開封,地處中原腹地、黃河之濱,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。
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,中國古代重要的政治、經濟和文化中心,維系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根脈。
夏,戰(zhàn)國魏,五代的后梁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,以及北宋和金,共八個朝代在此建都,因此有“八朝古都”之稱。
北宋時期的東京城,人口上百萬,富麗甲天下,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。
數(shù)千年的積淀,成就了今天名勝古跡眾多、人文資源豐富、民俗文化繁榮、特色美食豐盛的古都開封。
一件件珍貴的文物,講述著開封悠久而厚重的歷史。讓我們跟隨它們,穿越時空,一起見證開封的滄桑沉浮,感受古城的獨特魅力!
“八朝古都 千載京華”塑型墻
第一部分 文明始啟——新石器時代
(距今約8000年—4000年)
開封,中華文明起源最早的地區(qū)之一。上古時期,開封地處黃河沖積大平原的西部邊緣,地勢平坦,氣候溫和,河湖密布,水道四達,十分適合農業(yè)和交通的發(fā)展。
尉氏縣興隆崗裴李崗文化遺址、椅圈馬仰韶文化遺址、同劉龍山文化遺址,杞縣竹林仰韶文化遺址、鹿臺崗龍山文化遺址的發(fā)掘表明,早在8000~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,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原始聚落已經產生。
一號展廳“文明始啟 ”部分
1、仰韶文化遺存
開封地區(qū)仰韶文化遺存主要發(fā)現(xiàn)于椅圈馬遺址。
椅圈馬遺址位于開封尉氏縣大營鄉(xiāng)椅圈馬村東南的臺地上,東距縣城約15公里。發(fā)掘于1992年。遺址東西200余米,南北100余米,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。揭露面積620平方米。其文化內涵包括有新石器時代早、中期遺存,出土文物100余件,主要有石斧、石刀、骨針、陶環(huán)、彩陶壺等。該遺址地處東、西、南、北文化交匯區(qū),文化面貌較有特色?,F(xiàn)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2、龍山文化遺存
開封地區(qū)龍山文化遺存主要發(fā)現(xiàn)于段崗遺址和鹿臺崗遺址,其中鹿臺崗遺址尤為豐富。遺址所反映的龍山文化均屬河南龍山文化豫東王油坊類型的范疇。
段崗遺址位于杞縣高陽鄉(xiāng)段崗村北部,現(xiàn)存遺址范圍東西寬約200米,南北長400米左右。發(fā)掘于1989年秋。共發(fā)現(xiàn)灰坑75個,灰溝3條,殘房基1處,墓葬2座?,F(xiàn)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鹿臺崗遺址位于杞縣裴村店鄉(xiāng)鹿臺崗村西部。發(fā)掘于1990年。遺址東西寬約120米,南北長約150米,總面積約14000平方米。該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、骨器、角器、蚌器、石器以及少量的銅器等遺物?,F(xiàn)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3、倉頡造字臺
開封古城東北約二十里的劉莊村的村頭有座大冢,傳說這就是創(chuàng)造中國文字的始祖?zhèn)}頡的墓地。附近還有座高大的臺基,上面有宮殿的遺墟,它便是倉頡當年的造字臺。
倉頡傳為黃帝時的史官,在戰(zhàn)國時就有倉頡造字的說法。宋代已有倉頡陵,明清時有倉王陵和造字臺。造字臺有大殿和石碑等遺物。
現(xiàn)存墓冢為一橢圓形土丘,高約4米,占地30平方米,土丘周圍無樹木。在土丘南300米有夯筑土臺,高1.5米,約30平方米,傳即為造字臺遺址。墓前原有墓碑,碑座尚存?,F(xiàn)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4、陶器部分
第二部分 王都初定——夏、商、西周時期
(公元前2070~前771年) 黃河中下游,是華夏及東夷部族活動的重要區(qū)域,在開封境內發(fā)現(xiàn)了大量二里頭文化、岳石文化、殷商以及西周的遺存。而史書記載中的夏都老丘,就在今開封城東一帶。杞縣牛角崗、朱崗等遺址的發(fā)掘,證實了此地曾經是夏、商、西周與東夷等多個部族文化的交匯之地。
一號展廳“王都初定 ”部分
夏時期,在黃河中下游,曾活動著三個大的古族:夏族、商族和東夷族。約在公元前20--公元前17世紀時,形成了三種不同性質的青銅文化,即以夏族為主體創(chuàng)造的二里頭文化(以伊、洛平原為中心),以商族為主體創(chuàng)造的先商文化(以豫北冀南為中心)和東夷族為主體創(chuàng)造的岳石文化(以山東腹地為中心)。從杞縣段崗、朱崗、牛角崗三遺址的發(fā)掘,發(fā)現(xiàn)了大量的屬于夏時期的二里頭文化的遺物,說明至少在夏代晚期,開封以東屬于夏的版圖。史書記載中的夏都之一——老丘,就在開封一帶另外。從杞縣段崗、牛角崗、朱崗、鹿臺崗等遺址的發(fā)掘,還證實了此地曾經是夏代夏、商、夷三族文化的重要交匯地域。西周時將其劃入周的中心區(qū)域之內。
1、二里頭文化遺存
開封地區(qū)二里頭文化遺存主要發(fā)現(xiàn)于杞縣段崗、朱崗、牛角崗等遺址中。這三處遺址的發(fā)現(xiàn),把主要分布在鄭、洛地區(qū)的二里頭文化的東界向前推進了。
段崗遺址位于杞縣高陽鄉(xiāng)段崗村北部,首次發(fā)掘于1989年秋?,F(xiàn)存遺址范圍約東西寬200米,南北長400米左右。經兩次發(fā)掘,共發(fā)現(xiàn)灰坑75個,灰溝3條,殘房基1處,墓葬2座?,F(xiàn)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朱崗遺址位于杞縣縣城東約3公里的朱崗村邊,東西長約75米,南北寬約40米。發(fā)掘于1989年秋。共清理出二里頭文化的灰坑9個,獲得了一批以二里頭文化陶器為大宗的實物資料。
牛角崗遺址位于杞縣高陽鄉(xiāng)牛角崗村北部。發(fā)掘于1989年秋。共清理出殘破灰坑15個,殘房基址1處,出土了一批以二里頭文化為主的實物資料。
2、先商、岳石文化遺存
開封地區(qū)先商、岳石文化主要發(fā)現(xiàn)于鹿臺崗遺址。該遺址發(fā)掘于1990年?,F(xiàn)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鹿臺崗遺址位于杞縣裴村店鄉(xiāng)鹿臺崗村西部。遺址東西寬約120米,南北長約150米,總面積約14000平方米。發(fā)掘出龍山、先商、岳石、商及東周等各不同時期的大量文物。
先商文化的地層關系表現(xiàn)為在龍山文化之上又被岳石文化疊壓。共發(fā)現(xiàn)灰坑4個、殘房基1處。從出土器物的特征說明該類文化屬于先商文化。
鹿臺崗岳石文化的發(fā)現(xiàn)是迄今為止所發(fā)現(xiàn)的岳石文化分布最靠西邊且有明確層位的一個地點。是廣義的東夷族的物質遺存。遺跡主要為灰坑。
第三部分 啟拓封疆——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
(公元前770年-公元前221年)
春秋時期,開封地區(qū)是鄭國邊陲,周平王卿士——鄭莊公(公元前743--前701年)為稱霸中原,在此屯兵筑城,并定名為啟封,該城前后延續(xù)了約1000余年。戰(zhàn)國時期,魏國為爭霸中原,于魏惠王六年(公元前365年),自安邑(今山西夏縣西北)遷都大梁(今開封),并整修城池,開鑿鴻溝,發(fā)展工商農業(yè),使之很快成為著名都城。大梁作為魏都共歷六君140年。今日之開封即由大梁之地、啟封之名發(fā)展演變而來。秦王政二十二年(公元前225年),秦將王賁攻魏,決鴻溝灌城,城毀魏亡。
“魏惠王挺進中原”雕塑
1、啟封故城遺址
啟封城,是指春秋戰(zhàn)國至唐代初年的古開封城,位于今開封縣朱仙鎮(zhèn)東南約2.5公里的古城村。春秋時期,鄭莊公為稱霸中原,特在此建啟封城。秦時置啟封縣。漢初景帝時為避景帝劉啟之諱,“啟封”改稱“開封”。唐延和元年(公元712年),啟封縣治所移至汴州(今開封城),啟封故城漸廢。
經考古勘探,故城遺址呈一東西略短,南北稍長的不規(guī)則長方形,城墻周長3330米左右。由于屢次黃河泛濫和兵火侵襲,故城僅余西墻的部分地段保留在地面之上,至今殘高約6米,寬30余米。夯筑城墻時留下的夯層、夯窩仍清晰可見。遺址的部分地表還遺留有大量戰(zhàn)國、隋唐時期的陶片?,F(xiàn)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2、鴻溝
公元前365年,魏國為了遠避強秦的侵擾將國都由安邑(今山西太原)遷至大梁(今開封)。定都前的大梁附近有大片的沼澤地帶,為了興修水利,改變大梁附近地勢卑濕的現(xiàn)狀,遷都后魏惠王于公元前360年至公元前339年在大梁附近開鑿運河,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溝,當時也叫大溝。鴻溝將黃河水系和淮河水系連接起來,在黃淮平原形成以鴻溝為主干以自然河流為分支的完整的水運網(wǎng)絡。灌溉交通更加便利,極大的促進了魏都的繁榮。鴻溝,也就是后來的汴河。
3、游梁祠
游梁祠,是開封城內的歷史文化遺跡之一,是為紀念戰(zhàn)國時代孟子到魏國國都大梁游說而建立的?,F(xiàn)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孟子(約公元前372年—前289年),名軻,字子輿,今山東鄒縣人,是戰(zhàn)國時期的儒家大師,曾游說列國?!睹献印饭财咂?,開宗第一章即記孟子游梁說惠王。公元前342年,魏敗于"馬陵之戰(zhàn)",國勢日衰。為強兵富國,魏國遂以重金招納天下賢士?;萃鹾笤?前319),孟子來到魏都大梁,向惠王講述儒家學說,闡述治國之道。
關于孟子游梁祠現(xiàn)僅存兩方石碑,一方為康熙二十八年(公元1679年)立的《游梁書院記》,另一方為嘉慶五年(公元1800年)立的《重游游梁祠碑記》。
4、竊符救趙
魏安釐王二十年(公元前257年),秦昭王擊破了趙國的長平軍,進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。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救。魏王派大將晉鄙帶領十萬部眾援救趙國,但又怕得罪秦國惹火燒身,讓軍隊停留在鄴城安營,按兵不動。
信陵君(?-243年)即魏國公子無忌,魏昭王少子,戰(zhàn)國時期著名的“四公子”之一。他多次勸諫魏王救趙不成,其門客侯贏獻策:信陵君曾為魏王寵妃如姬報殺父之仇,可請求她偷出魏王兵符,奪取兵權,出兵救趙。虎符竊出后,信陵君帶領門客朱亥來到鄴城,假傳魏王的命令取代晉鄙并將其擊殺。隨后,信陵君率大軍擊潰秦軍,解了趙國之圍。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“竊符救趙”。
5、石申《甘石星經》
石申,戰(zhàn)國中期大梁人,著名天文學家。他經過長期觀測、詳細考核,測出恒星138座,810個。與齊人甘德根據(jù)黃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與北極的距離所制成的圖表,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(fā)現(xiàn)最早的恒星表,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特殊地位。原著《天文》8卷,早佚。后人拾遺補闕將它與甘德的《星占》8卷,合稱《甘石星經》。
6、尉繚《尉繚子》
尉繚,大梁人,戰(zhàn)國時政治家、軍事家。鬼谷子之高徒,善理陰陽,深通兵法,受魏王聘,陳兵法二十四篇,晚年曾入秦游說。尉繚著有《尉繚子》一書,該書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部著名兵書,是研究先秦哲學思想、軍事思想和軍事制度的重要典籍之一。
7、大梁布
大梁布是指魏國遷都大梁后,曾鑄行過的一種特殊的“釿”(貨幣標度,通“斤”)布,其幣面銘文有四種:(1)“梁夸釿五十當寽(幣值重量單位)”;(2)“梁夸釿百當寽”;(3)“梁正尚(上)百當寽”;(4)“梁半尚(上)二百當寽”。 上述四種幣皆稱為“大梁布”。其比重為2:1:1:0.5。
大梁布將魏、楚兩諸侯國不同幣質、不同幣值的相互結算兌換比率標準,明確的鑄到幣文之中,是世界貨幣發(fā)展史上的一大貢獻。它開拓了魏國貨幣的流通范圍,溝通了各諸侯國之間的貨幣聯(lián)系,對當時的農業(yè)、手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和商業(yè)的繁榮起著一定的推進作用。
第四部分 雄州故郡——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
(公元前221年~公元581年)
秦滅魏后,大梁置縣改稱浚儀。前元十二年(前168年),漢文帝封其子劉武為梁王,以浚儀為都。三國時期,浚儀屬魏國。魏明帝太和元年(227年),曹植由雍丘(今河南杞縣一帶)王改封為浚儀王。
兩晉南北朝時期,開封歸屬屢變,但均為地方治所。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(534年),在浚儀設置梁州,北齊因之。北周武帝于建德五年(576年)滅北齊占領梁州后,因城臨汴水,遂改梁州為汴州,這是開封稱作汴的開始。
一號展廳“雄州故郡 ”部分
1、張良墓
張良(?-前186年),字子房,西漢初年著名的政治家,與蕭何、韓信并稱為“漢初三杰”。在楚漢之爭中輔佐劉邦消滅項羽,漢朝建立,被封為留侯,后托疾隱居于東昏縣(今蘭考縣)西南的白云山,卒后葬于此。張良墓今位于開封蘭考縣城西6公里的三義寨鄉(xiāng)曹新莊。墓冢高10米,周圍100米長,保護區(qū)面積35000平方米。
2、許村崗一號漢墓
許村崗一號漢墓位于開封杞縣轄區(qū)最南端許村崗村。據(jù)考證,可能為漢代許續(xù)家族墓地。該墓南面的地表上散落著眾多的漢代紋繩筒瓦、板瓦及少量的幾何紋方磚、卷云紋瓦當?shù)?,應為當時“享堂”之類祭祀建筑的遺存。許村崗一號墓,出土了一批珍貴的玉器、鐵器、青銅器及精美的漆畫。其中,漆盤鎏金銅箍和300余枚五銖錢皆為西漢時期文物。墓葬的形制特征以及墓室結構也具有西漢時期的特征。是中原地區(qū)目前所發(fā)掘的漢墓中罕見的大型木槨墓。
3、曹植墓
曹植墓位于通許縣城東12.5公里的長智鄉(xiāng)后七步村。墓寬22.5米,長22米,高3.4米?,F(xiàn)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曹植,字子建,系三國時魏王曹操的第三子,曾封雍丘王,生前常在杞縣一帶活動,世稱陳思王。他在俊儀(開封)時,曹丕諭旨令其七步成章,曹植吟出千古絕唱《七步詩》。曹植墓碑原立于后七步村陳思王陵祠內,是大明萬歷八年通許知縣為紀念曹植而建。碑體高3.44米,寬0.76米,厚0.22米。碑題名為“通許縣創(chuàng)建陳思王陵祠記”,碑文正書36行,記載了墓的位置,贊“子建詩才擅七步之雄,文章冠三國之彥”。
4、嘯臺遺址
今開封尉氏縣城東北隅有一處名勝名曰嘯臺,因當年阮籍常在此處長嘯而得名。現(xiàn)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嘯臺現(xiàn)闊30米,高7米,歷代名流學士,常在此登臺眺望,或歌或詩,以作懷念。
阮籍(210~263年),字嗣宗,陳留尉氏(今開封尉氏縣)人,三國時期魏國詩人,魏晉時期著名的“竹林七賢”之一,是“建安七子”之一阮瑀的兒子。阮籍常在浚儀一帶活動,整天飲酒避世,以長嘯為快。他文才出眾,詞藻優(yōu)美,所寫的詩歌,有多篇描述到浚儀。著名的詩句有“徘徊蓬池上,還顧望大梁”等。
5、北魏·鄭胡銘墓志磚
鄭胡銘墓志磚是在開封縣朱仙鎮(zhèn)老潭寨村征集到的一方北魏墓磚。墓志磚為長方形陶制,色青灰,較粗糙。長36厘米、寬17.7厘米、厚8.8厘米,磚正反兩面均豎刻有文字,魏碑體,字跡剝蝕嚴重。
該磚正反兩面均有文字,墓志內容很多。它不僅確認了滎陽鄭氏祖源開封、祖塋也在開封,更重要的是墓磚志文對開封的歷史起到的作用。墓志所載“開封城西門西二百步,橫道北五十步”明確無誤的說明,北魏時期鄭氏家族墓地以東二百步之地的故城就是開封(啟封)城。從而證明了開封古城與大梁城并非一地的歷史問題。
第五部分 水陸都會——隋唐五代時期
(公元581年~960年)
隋煬帝大業(yè)元年(605年)開鑿大運河,中段的通濟渠經汴州入淮,連接邗溝直達江浙。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年)置汴州總管府,唐德宗興元元年(784年)設宣武軍治所于汴。經歷隋唐兩代數(shù)百年的積淀,位居水陸要沖的汴州,從一個強藩重鎮(zhèn)一躍成為繁華的大都會,繼而成為五代時期梁、晉、漢、周四朝國都。
唐三彩展示
1、唐汴州城遺址
唐代是開封城由衰落逐漸走向復興的轉折點。唐時開封仍為汴州。為了適應唐后期商品經濟的發(fā)展和軍事上的需求,唐德宗建中二年(781年),時任汴州刺史的李勉便開始擴筑汴州城。李勉所筑的汴州城是拋開原汴州節(jié)度使的署衙而新筑的一道城池,規(guī)模宏大,堅固寬廣,它大大改變了原來的城市格局,基本確立了今日開封城的雛形,在開封城市發(fā)展史上是繼戰(zhàn)國魏惠王修筑大梁城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的事件,對后世開封城的發(fā)展影響深遠,意義重大。
2、汴河
汴河的起源最早是戰(zhàn)國魏時期的鴻溝。隋代煬帝開鑿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,其中段名通濟渠,即是利用原汴水故道改造而來,它溝通江淮,成為大運河的主干。唐朝時,汴水臨汴州城,汴州城便日益成為水陸之要沖,運河之咽喉。唐德宗年間汴州城擴筑,在歷史上第一次把汴河圈入了汴州城內,使之真正成為汴州城的內河,汴運日繁,汴河成為與大唐王朝休戚與共的一條生命線。到北宋時,汴河把黃河和長江聯(lián)系起來,成為北宋王朝最為重要的交通大動脈,達到了其自身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,也是開封成為國際大都會最重要的因素。
3、三賢祠
開封市禹王臺公園內有一座三賢祠,正中端坐著唐代大詩人李白、杜甫、高適的塑像。這座祠就是為了紀念他們漫游梁園時在古吹臺飲酒賦詩而建立的。
唐天寶三年(744)年,詩仙李白出京(長安)東游,在洛陽結識了詩圣杜甫,兩人一見如故,遂相邀同游汴州(今開封市)。在汴期間又恰巧與大詩人高適相逢,三位意氣相投的詩人,獵奇前朝遺跡,遍訪古都名勝。他們同登吹臺,開懷暢飲。為紀念這次壯游,還分別以“梁園”為題,懷古賦詩,留下了李白的《梁園吟》、杜甫的《遣懷》、高適的《古大梁行》三篇不朽之作,成為膾炙人口的詠汴名篇。
4、崔顥
崔顥,汴州人。唐玄宗開元年間登進士第,開元后期出使河東軍幕,天寶時歷任太仆寺卿、司勛員外郎等職。他最有名的詩是七律《黃鶴樓》,李白讀后大為佩服,稱贊道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顥題詩在上頭”。現(xiàn)有《崔顥詩集》1卷,收錄詩40多首。
第六部分 東京夢華——宋金時期
(公元960~1234年)
顯德七年(960年),趙匡胤發(fā)動陳橋兵變,建國號為宋,改元建隆,定都東京開封府,史稱北宋。北宋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,國家重新走向統(tǒng)一。至靖康二年(1127年),金兵攻克東京,存續(xù)了168年的北宋王朝滅亡。同年,趙構在應天府(今河南商丘)登基,建立南宋。
宋代的科學、文化、教育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,也居于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,對周邊各國及以后各朝代,都產生了巨大、深遠的影響?;鹚?、指南針、活字印刷術三大發(fā)明,更是成為撬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杠桿。
金滅北宋后,于熙宗天會八年(1130年)改東京為汴京。正隆六年(1161年),金主完顏亮第一次遷都開封府,并在宋皇宮的基礎上擴建了金皇宮。后完顏亮兵敗被殺,金宮廢棄。金貞祐二年(1214年),金被元軍所迫,將國都由燕京(今北京)遷至開封。
“北宋東京城”沙盤
《清明上河圖》動態(tài)展示
宋代水運儀象臺1比1復原展示
1、清明上河圖(虹橋部分)
《清明上河圖》,是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名作。畫中東京虹橋的場面極為壯觀,這是宋代汴河橋獨具的特點?!肚迕魃虾訄D》著重反映了東京清明前后的經濟生活及習俗,生動形象地記錄了12世紀開封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城市生活面貌,它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2、金明池爭標圖
《金明池爭標圖》,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名畫。此圖除描畫金明池的美麗建筑景致外,主要勾畫每年三月至四月八日期間龍船及小龍船爭標的狀況,畫作栩栩如生,展現(xiàn)了金明池的開池盛況,重點突出了東京的市民生活及春游習俗,是中國歷史上的藝術珍品。
3、州橋遺址
州橋,始建于唐代,名汴州橋。五代時稱汴橋,北宋時將汴橋比作天河,改橋名曰天漢橋,習稱州橋,是北宋時坐落在御街與汴河交匯處的一座著名橋梁。“州橋明月”即為著名的“汴梁八景”之一。
1984年秋對州橋進行了考古試掘:橋面據(jù)地表4.3米深,橋底深均11米,為磚石結構的拱型橋。橋南北長17米,東西寬30米,橋面為青石鋪砌。經初步論證,橋上部為明代所造,下部則為宋代橋基。由于州橋橫跨宋代御街,橋均寬達30米。如此寬廣的橋梁,在中國古代橋梁史上實屬罕見。現(xiàn)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4、北宋東京城遺址
北宋東京城分為外城、內城和皇城。外城在宋時稱新城或羅城,始建于后周顯德年間。經考古勘探得知,整個外城呈東西略短、南北稍長的長方形,四周總長29120米。內城即里城、舊城,宋時也稱闕城,是京師防御的第二道屏障。唐時期李勉擴筑汴州城,宋時在此基礎上建內城。經勘探得知,整個內城略呈正方形,東西墻與現(xiàn)存明清城墻基本重疊,其周長較現(xiàn)存的明清城墻略小。北宋皇城,又稱宮城、大內,是皇帝的議事殿閣和寢宮所在地。其前身是唐宣武軍節(jié)度使衙署。五代時期在開封建都的后梁、后晉、后漢和后周四個政權,均以此為皇宮。北宋定都開封后,宋太祖趙匡胤下詔擴建皇城,真宗又將原版筑的土墻改為磚砌,是京城三道城墻中唯一的一道磚墻。經探測,北宋皇城呈一東西略短,南北稍長的長方形,四墻全長2521米左右。
5、岳飛朱仙鎮(zhèn)大敗金兵
岳飛(1103年—1142年),著名軍事家、抗金名將。在收復中原的過程中連連報捷,一直打到開封地區(qū)的朱仙鎮(zhèn)。金兀術集合了十萬大軍抵擋,被岳飛打得落花流水。就在抗金戰(zhàn)爭取得輝煌勝利、金兀術準備從開封撤逃的時刻,宋廷連下十二道金牌,急令岳飛“措置班師”。岳飛回到臨安后被秦檜以“莫須有”的罪名治罪,含冤而死。岳飛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而杰出的民族英雄?,F(xiàn)存朱仙鎮(zhèn)岳廟是全國四大岳廟之一。
第七部分 中原首府——元明清時期
(公元1271~1912年)
元代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和汴梁路,開封為省、路治所。至此,開封由全國的中心城市降為中原省會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改汴梁路為開封府。洪武十一年(1378年),朱元璋封其第五子朱橚為周王,封藩開封,朱橚在宋金故宮基址上營建了周王府。清代開封為省會所在地。
治水功臣、鎮(zhèn)河鐵犀組雕
1、明清城墻
明清開封城墻源于唐汴州城,北宋時期為東京城的內城。金代末年曾將其南北兩墻稍作拓展,后經明清之際的多次重修,一直沿用至今。這座規(guī)模巨大的古代城垣建筑,長二十八里,高近三丈,寬丈五有余,內外有巨型青磚包砌,墻頂外側一字排列著整齊的城垛和炮臺?,F(xiàn)存的開封城垣,是清代的“開封府城”,也是解放前的“河南省城”。這是河南現(xiàn)存下來規(guī)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?,F(xiàn)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2、古馬道遺址
2000年在對開封城墻進行考古勘探的過程中,在其西門北側馬道的北部發(fā)掘出一條晚清時期的古馬道遺跡,并在其下深約1.8米處,又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段保存完好、清晰可見的早期馬道遺跡。更令人驚奇的是,在第二層古馬道下約0.5米深處,又發(fā)掘出一條磚層腐損嚴重、使用時間較長、年代更為久遠的古馬道。三層古馬道上下層層相疊,以立體的形式真切展示了開封城下“城摞城”的奇特景觀,再次為“城摞城”現(xiàn)象的研究增添了更為確鑿的實證。
3、明周王府遺址
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,朱元璋封其第五子朱橚為周王,封藩開封,并建周王府。明周王府是在宋、金開封皇宮的舊址上修建而來的。經勘探表明:今午朝門以北,龍亭大殿后墻以南,包括潘、楊兩湖在內的區(qū)域即周王府的范圍。經實測,其形制呈南北稍長,東西略短的長方形。明崇禎十五年(1642年),周王府連同開封城因黃河水患一起被毀殆盡,周王府中只留下高聳的煤山雄踞古城,作為開封盛衰的見證。明周王府蕭墻現(xiàn)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4、鎮(zhèn)河鐵犀
鎮(zhèn)河鐵犀位于開封城東北5里鐵牛村北,為明正統(tǒng)十一年(1446年)鑄。鐵犀高2.04米,坐南面北呈蹲坐姿態(tài),背上鑄有陽文“鎮(zhèn)河鐵犀銘”四言韻語22句88字。下款為“正統(tǒng)十一年歲在丙寅五月吉日,浙人于謙識”等18個字?,F(xiàn)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黃河自金代瀕臨開封以后,災禍不絕。明代初年,多次決口,成為開封的頭等大患。正統(tǒng)年間(1436—1449年),于謙任山西河南巡撫后,面對險象環(huán)生的黃河河堤,采取許多措施加固堤防,修筑護城堤。為順應民間習俗,他還在河堤上鑄了一座“鎮(zhèn)河鐵犀”,以禳災禍,受到開封人民的擁戴。
5、明末水患
明代開封是河南省會城市,中原重鎮(zhèn)。崇禎十五年(1642年),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圍困開封城近6個月。城中官軍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,為了進行垂死掙扎,農歷九月十五日夜,官軍決開了黃河。由于開封城地勢低,大水一到,城內 “水深數(shù)丈,浮尸如魚”。 洪水退后,城內原有的37萬人僅余3萬多人。明末的這次特大洪水,給古城開封帶來了滅頂之災,開封昔日的繁華、歷代的經營連同30余萬枯骨一起被深深的掩埋于地下。
6、林公堤
林公堤即林則徐張灣堵口處,現(xiàn)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六日(1841年8月2日),黃河在開封城西北張灣決口,決口處寬80余丈,頓時,黃濤滾滾,一片悲慘景象。朝廷急命當時已被革取兩廣總督充軍伊犁的林則徐,前往開封堵塞決口。
林則徐不僅以抗英禁煙的業(yè)績聞名于世,同時,他還是一位卓越的水利專家。林則徐風塵仆仆趕到開封,不畏勞苦“朝夕駐壩”,為了堵口工程耗盡心血,以致積勞成疾。堵口工程雖歷盡艱辛,但終于在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二月初八合攏。林則徐當年所筑的大堤,已成為黃河中下游的天然屏障,也成為留在開封人民心中的一塊無形功德碑。